什么是外汇?
狭义的外汇是指那些以外国货币表示的、在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。它必须具备三个关键特点:可支付性(必须是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)、可获得性(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)和可换性(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)。
广义的外汇则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定义,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(如中央银行、货币管理机构、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)以银行存款、财政部库券、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。
在中国,1997年修正颁布的《外汇管理条例》对外汇的定义进行了明确:外汇是指以下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:
国外货币,包括铸币、钞票等;
外币支付凭证,如票据、银行存款凭证、邮政储蓄凭证等;
外币有价证券,包括政府公债、国库券、公司债券、股票、息票等;
特别提款权、欧洲货币单位;
其他外汇资产。
💡 外汇的动态定义
动态的外汇概念则是指货币在各国间的流动,以及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,以清偿国际间债权、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。这也是国际间汇兑(Foreign Exchange)的简称。
